首页 关于我们

浪设计 2024/05/31 09:36




“申”生不息


2024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毕业设计,三十八位莘莘学子为我们奉上一场生生不息的视觉盛宴。履新不息、跨界不息、“申”生不息。

由“申”字形解:上通朗朗乾坤,横通四海天下,不拘一格,不隅一方,由中心向外延展,充满破竹之势。应合“新海派”的内生力与外向力,潮立海派所在地域“申”学码头,以“申”生的新生发声,向当今国际文化舞台传讲中国故事、中国格局、中国姿态,呈现中国未来新生力量的澎湃不息。

百年中“申”学美育以先锋精神从未间断直面时代命题,闳约深美、传创同构、思行并重、技道兼修。瓜瓞绵延、“申”生不息。履新不息是面对当下技术光速迭代之下的回应与底气。以创见、创维、创思驭技而为,不为所囿。跨界是对当下及未来视觉本体价值的生生探求,无论与何领域交叉共生迭代,都不失英雄本色纵横四海。

向此次所有的带教导师致以由衷敬意,他们以自己的智慧与身体力行激发出学子们内在的生长力,风雨兼程,不遗余力。向这些即将扬帆远航的启航者奉上祝愿:海阔天空凭鱼跃,天高地远任鸟飞,道阻且长,行则将至,“不息”永动,使命必达。




01

“字”游园林



作者姓名/ 陈碧君

指导教师/ 赵蕾 谢赛特



作品简介

园林所呈现的“诗意栖居”正是当代人的心之所向,在此背景下,园林文化的复兴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设计将拙政园中的元素与实验性字体相结合,通过多样化的视觉表现形式呈现,不仅传承、发展了园林文化,还推动了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融合。


作品展示 

/ 向左滑看更多 /



02

SAMA-SAMA 同呼吸 同存异 同共生

马来西亚文化主题视觉设计



作者姓名/ 陈嘉涁

指导教师/ 刘昕 成义祺



作品简介

“SAMA-SAMA同呼吸 同存异 同共生”视觉设计展现了马来西亚多元民族文化的独特视觉样貌。马来西亚各个民族共同塑造了马来西亚独特的文化氛围。这种复杂、丰富而独特的民族文化背景,使马来西亚在寻求各民族间互相包容和互相理解的道路上,尤其注重追求文化认同;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文化间的和谐共生。本系列作品旨借助插画、海报设计等传达形式,表达马来西亚各民族文化视觉形式上的丰富多彩与和谐统一,体现在不同的民族服饰、妆容和视觉符号之下,共同追求“SAMA-SAMA(共融共生)”的精神目标。


作品展示 

/ 向左滑看更多 /



/ 向上滑看更多 /



03

i症



作者姓名/ JESSICA JI JIE

指导教师/ 丁蔚



作品简介

本设计将与互联网相关的一系列症状命名为“i症”即信息过载、数字囤积、网络成瘾、网络孤独、信息茧房和电脑失写。作品运用了像素主义风格,并用以海报为主要形式展现“i症”。作品中提取了大量网络中常见的视觉符号,以一个具体的IP形象将每一个画面串联起来,并通过调整画面元素的疏密对比和色彩关系来增强视觉冲击力。


作品展示 

/ 向左滑看更多 /



04

《摩登田野:2024新海派乡村艺术节》视觉系统设计



作者姓名/ 韩钰薇

指导教师/ 葛天卿



作品简介

采用了几何形态与色彩对比来探索乡土的符号象征,从视觉叙事中创造出一种超现实的乡村意境。运用鲜明的色彩和简洁的几何形状,将传统乡村元素与现代设计相结合,打破传统乡村形象的框架。在观者心中激发对乡村未来可能性的无限想象,挑战对常规乡村美学的预设概念,达到美育浸润的作用。


作品展示 

/ 向上滑看更多 /



/ 向上滑看更多 /



05

《指引——止瘾》——基于青少年“网络成瘾”现象的视觉设计



作者姓名/ 黄伊盈

指导教师/ 李敏



作品简介

本作品专注于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通过视觉设计提出创新解决方案。通过一系列结合欧普艺术风格的警示性海报和信息图表,以及基于动物形象的IP形象及文创设计,用以传达网络成瘾的危害,引导青少年建立正确的网络习惯。设计作品不仅注重美学表现,同时强调教育意义,力图为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预防和干预提供实际帮助。


作品展示 

/ 向左滑看更多 /



06

共生空间品牌设计



作者姓名/ 惠如意

指导教师/ 刘昕 成义祺



作品简介

自然瞬息万变,世间万物的共生种类越来越多,矿物共生就是其一。随着不断出现的新型化学元素,矿物共生或许又迎来了新发现。共生空间旨在通过转换共生矿物的形态和特征来阐释共生关系和人类与自然资源的关系。

一颗颗神秘又美丽的小小晶体,背后所隐藏的意义浩瀚如宇宙,是地球几十亿年来,经过岁月的洗礼,留给人类的宝藏。


作品展示 


/ 向上滑看更多 /



07

“治愈软糖”主题设计



作者姓名/ 祖含之

指导教师/ 刘昕 成义祺



作品简介

随着不断加快的生活节奏,许多成年人都会感到焦虑、迷茫。软糖作为一种受大家喜爱的甜食,它不仅能够分泌多巴胺让我们快乐,在我们的口腔中不断咀嚼、撕裂时也是一种释放压力的方式。我从软糖中获取灵感,设计了一系列可爱的图形,一部分设计为有治愈功效的软糖,一部分设计成解压玩具,以此慰藉那些正在焦虑的人们。


作品展示 

/ 向左滑看更多 /



/ 向上滑看更多 /



08

“小岛农事”农产品品牌设计



作者姓名/ 黄思怡

指导教师/ 刘昕 成义祺



作品简介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养生、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崇明农产品品质优良,却缺乏一定的品牌视觉设计。“小岛农事”围绕崇明的四款农产品:黄金瓜、藏红花、甜芦粟、香酥芋进行设计,旨在通过不一样的视觉形象,新鲜健康的价值观,突破农产品的固有风格,打造一个年轻化的农产品品牌,以轻松活泼的风格来呈现当地的特色产品。


作品展示 

/ 向左滑看更多 /


/ 向左滑看更多 /



09

MBTI & U



作者姓名/ 沈颖

指导教师/ 丁蔚



作品简介

本作品是以孟菲斯风格插画来表现“MBTI & U”主题,强调独特性和创新性,让个体更容易识别并与之产生共鸣。作品中提取了很多动物、植物、物体、道具和抽象的元素以及将心理学理论与艺术设计相结合的方式,将抽象的心理学概念呈现得更为具体明确并与之产生共鸣。


作品展示 

/ 向左滑看更多 /



10

Cbyer Medition



作者姓名/ 王苏琰

指导教师/ 丁蔚



作品简介

当今社会下,为了排解与舒缓,年轻群体们在“电子木鱼”app上敲击屏幕,成为了“赛博修行者”。本作品包含字体设计,动态视觉设计,书籍设计,运用编程艺术将青年群体的声音进行可视化以引起公众对年轻群体精神健康的关注。


作品展示 



11

基于自然疗法的实验性字体研究——

《树语疗愈》创作实践



作者姓名/ 胡诗逸

指导教师/ 赵蕾 谢赛特



作品简介

当今社会,身处城市中的人们与自然环境的接触时间有所减少,导致身体健康乃至心理健康方面的慢性问题随之增多。在这个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群开始寻求有效的疗愈方法,以帮助放松缓解身体和心理上的压力,自然疗法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

《树语疗愈》通过材料、摄影、软件等手法,探寻自然与创造之间的平衡关系,以树木这个载体进行实验性字体研究旨在让人们短暂的逃离城市的喧嚣,有慢调松弛、被治愈之感,引起观者的思考与共鸣。


作品展示 

/ 向左滑看更多 /


/ 向上滑看更多 /



12

《不遗余力》“文化体力缺失”现象

信息可视化设计



作者姓名/ 尹若涵

指导教师/ 赵蕾 谢赛特



作品简介

作品基于当下“文化体力”缺失的现象进行探究,通过网络媒介和实地考察收集与该现象相关的数据,用视觉语言将其转化为具有故事性的图形和图表,并用纸质出版物和各类周边载体的形式向观者展示现象的成因、典型案例和后果引发观者的思考。


作品展示 

/ 向左滑看更多 /


/ 向上滑看更多 /



13

海派年味



作者姓名/ 庄佳雯

指导教师/ 赵蕾 谢赛特



作品简介

该作品聚焦于上海饮食文化中除夕家宴饮食这一分支,以海派除夕家宴为例进行研究创作,探索插画形式风格的多样性在城市文化、饮食文化中的应用,以创新独特的插画方式概述上海除夕家宴的食俗,研究上海开放包容创新、海纳百川的海派城市文化特性与饮食文化的紧密联系,感受和弘扬海派年味的特有韵味,宣传海派除夕饮食文化、年俗文化和城市美学,帮助观者对上海的年俗文化与海派风情产生更强烈的认知感和亲和力。


作品展示 

/ 向左滑看更多 /



14

向野派—上海市南桥镇江海村露营品牌设计



作者姓名/ 吴胤桦

指导教师/ 葛天卿



作品简介

在农文旅项目中,露营活动更加受人们欢迎。于是打算通过建设露营品牌,将现代设计元素介入乡村,包括视觉系统、色彩系统、符号系统等,激发当地文化的创新力量,从而打造一个吸引力十足的文化体验社交场所,促进海派乡村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打造新海派乡村。


作品展示 

/ 向上滑看更多 /



15

大福天团——IP形象及周边设计



作者姓名/ 徐曼箐

指导教师/ 汪宁



作品简介

在当今繁忙的社会中,年轻人面临着各种压力和挑战。祈福可能被视为获得心灵安宁和宁静的一种方式,有助于缓解心理压力,平复焦虑不安。年轻人祈福的形式更多以一种轻松甚至诙谐的方式展开,更是在潜意识寻求一种文化认同。《大福天团》结合传统的吉兽IP与当代流行文化,将锦鲤、玄猫、仙鹤与蝴蝶这些在传统语境中分别代表好运、平安、健康与爱情的吉兽进行拟人化,通过现代化的形式满足人们对于祈福文化的精神需求。


作品展示 

/ 向左滑看更多 /



16

Starseed星际种子



作者姓名/ 安童

指导教师/ 汪宁



作品简介

星际种子起源于远离地球的遥远星系,每一颗星球都有其独特文明,他们拥有高纬度和高进化的灵魂。这些灵魂在观星时,看见了地球这颗星球,但由于宇宙法则,这些灵魂来到地球的时候会封锁全部的记忆,化作肉体凡胎。


作品展示 

/ 向左滑看更多 /



17

“浙八味”中草药植物形态视觉设计



作者姓名/ 沈程烨

指导教师/ 吴莹



作品简介

本设计以“浙八味”中草药植物形态设计为主题,作品围绕“浙八味”中草药的八种植物为元素,进行视觉提炼创新设计,试图将中医文化与现代美学碰撞融合,通过对中草药植物的根、茎、叶、花等结构部位探索和提炼,结合平面设计语言,以手册的方式展现作者对中医文化中的健康观念的思考,期望打破人们对中药文化的固有印象,创新传承传统文化。


作品展示 

/ 向左滑看更多 /


/ 向左滑看更多 /



18

流浪狗保护问题的视觉设计探究



作者姓名/ 杨艺

指导教师/ 吴莹



作品简介

流浪狗在当今社会中几乎随处可见,它们所引发的问题也引起了热议。《我是流浪狗》以具有创新性的内容,描绘了城市中的流浪狗的落魄、孤独、迷茫等多种情绪,呼吁人们关注流浪狗问题,并对流浪狗进行救助与保护。


作品展示 

/ 向上滑看更多 /



19

认知惯性下消费心理视觉表现研究



作者姓名/ 徐思苑

指导教师/ 吴莹



作品简介

本课题将通过研究“鸟笼效应”带来的消费心理现象,通过对“鸟笼效应”的理解与深入研究,以不同的视角看“鸟笼”作为切入点,以多种表现形式与各角度进行展现,通过对“鸟笼”这个视觉符号进行拆解,与图像,文字等元素组合设计,更直接的让人们对鸟笼效应带来的影响有直观的了解,传达出有助于人们理解和感受的视觉效果。激发人们的兴趣,引起人们的重视,帮助人们了解“鸟笼”,走出“鸟笼”,让不了解的人能够检视自己潜意识中的“鸟笼”,预防他人的“鸟笼界限”,分清界限。进而引发大众思考,呼吁大众了解和关注“鸟笼效应”带来的消费心理现象和社会问题。


作品展示 

/ 向左滑看更多 /



20

与众



作者姓名/ 浦誉馨

指导教师/ 吴莹



作品简介

“从众”是一个非常普遍且利弊参半的社会现象,我们要辩证地看待其两面性。作品运用影像作为主要视觉的图形语言进行设计,从眼见、口说、耳听三个维度来表现对“人”与“众”的思考,意图展现个体差异性与群体压力对于从众现象的影响。通过视觉设计引发观者对从众的思考,并传达希望大家“与众”的同时保持自己的“不同”。


作品展示 

/ 向左滑看更多 /




——————————————

前言文字/ 赵蕾

视觉设计/ 谢赛特

审定/ 汪宁 成义祺




©来源:上海美术学院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在此仅作报道交流

- END -


本文来自新知号自媒体,不代表商业新知观点和立场。
若有侵权嫌疑,请联系商业新知平台管理员。
联系方式:system@shangyexinzh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