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尖包装编辑 id:djbz100
图片来源:网络、古田路9号
天津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
天津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历经建国、改革开放的转型,以及进入新世纪的发展阶段。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旨在培养具备高尚道德品质和深厚的文化艺术素养,掌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方向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综合创新和设计实践能力的高素质视觉传达设计人才。2019年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立项以来,进一步确立服务区域经济和文化事业建设,立足天津,面向华北乃至全国的专业发展定位。并且紧密对应国家需求,不断适应新技术、新业态、新形势的变化。
“生如夏花”是今年天津美术学院毕业展的主题,寓意着生命有着夏天的底色,热烈而灿烂,旨在展示天美毕业生们才华横溢的艺术创作,彰显青春的热血,同时也寄托着母校的美好祝愿。从被母校细心呵护的夏花到结出累累硕果,天美的青年们在风华正茂的季节里,秉持百年学府“崇德尚艺、力学力行”的校训,扎根艺术沃土,汲取中外优秀文化的养分,践行“大美之艺,厚德之行”,从创造中寻找自我,用汗水与激情浇灌着自己的艺术梦想。
在今年的天津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毕业展中,共展出了137名本科生的作品,这些以青春织就的艺术作品如同夏花一般,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本次展览中展出的视觉传达专业的作品,不仅是个人情感的表达,更是社会发展的见证。同学们的作品既有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也有对当代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艺术的多样性和包容性,展示了青年一代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在不久的将来,今天的毕业生们将成为艺术界的中坚力量,他们的作品将走向更广阔的舞台,为世界艺术与设计的发展贡献力量。
01
▽
网络上常有人调侃:地球是一个巨大的online游戏,每个人都是扮演自己的npc。在相似的背景生活,大部分人都会对自己的路途进行相似的选择。但如果npc的选择不再如同以往时,我们的程序会负荷过度产生电子bug吗?零件会产生锈蚀吗?我们常把不稳定的选择当作风险,但或许突破自己也是一种不同的体验。使用交互反应现实世界中的不稳定,给人们带来发现自己身为程序的部分体验,探讨这种情况下人的自主性意识。
02
▽
我们往往在前行的路上,
与陌生人相逢,
匆匆路过他们的人生。
在这过程中,由于信任的存在与否,
我们的行为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在信任的土壤上,过路能够留下柔软温暖的痕迹,
反之则如覆盖在土上的水泥路般
展位小投影展示
《过路》小册子展示
小册子完整翻阅视频
留言墙展示
留言后即可领取感谢小卡
彩蛋 过路小盒子
03
▽
04
▽
作品《黑白童谣》是以“留守儿童困境”为主题进行创作,运用黑白插画的形式,由九幅手
绘黑白插画所组成,主视觉作品是由各类留守儿童事件以及相关事件所组成作品内容。
其余八幅作品则是由七张排列组合形象以及一张个人形象立牌组成。作品运用排列重构的创作方式描绘出每个“留守儿童”的形象,造型各异充满童趣、想象,每个人物独一无二,且排列整齐不失美感。整体是一幅作品,细看每个儿童角色又有他的独特之处,每张作品都包含了对“留守儿童”的祝愿以及美好期盼。作品呼吁大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既要看到如今“留守儿童”现象带来的社会问题表象,又要关注到每个孩子的真实情况,千篇一律的浏览不如实际的关注一处。
个人形象立牌:
设计理念:根据人的视觉特点,以个人形象立牌为例,当看向没穿衣服的部分,视线会直接转移,警示标语部分也会成为视觉上新的的落脚点。形象立牌含义是,认识隐私部位,面对不良试探及时说“不”。
部分重构形象扫描原件/手绘原稿
每一张作品都有对留守儿童难题以及现状不同的主题,如:1.关于留守儿童饮食问题的“好好吃饭”
2.关于个人成长的‘想成为谁”
3.关于留守儿童更加深层的,期盼类的'成为自己'等
重构形象手绘原稿
周边文创
05
▽
作者 :张海鹰
指导老师 :张旭
作品介绍:
直播销售运用身体叙事的手法,通过主播夸张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精心挑选和美化的蔬果造型,引发消费者的情感共鸣,从而操控购物决策。这种手法营造出“完美蔬果”的幻觉,使销售现场充满诱惑力,但也带来了消费者预期过高和蔬果浪费的问题。
本项目以直播间中被塑造的蔬果造型和主播的表情动作为灵感,设计了一个虚拟的甜蔬公司。该公司以甜味外表的主播作为销售视觉形象,强调快乐驱动的购物体验,使消费者陷入享乐消费的陷阱。由直播间搭建的蛋糕塔是卖家话语权的象征,消费者“食用”的是商家带来的美味幻觉,而并非任何真实的商品。该设计旨在引发观众对消费行为和商业伦理的思考,提倡对真实性和消费诚信的关注,从而促进更负责任和明智的消费决策。
06
▽
现实如梦,而梦就是现实。“谶'[chèn]的意思原于秦汉间巫师编造的预示吉凶的隐语;就如在现实生活中无法真实表达的你,在梦境中以抽象的方式隐喻地呈现出了你内心深处的情绪。
概念:
黑白色彩与梦幻主题合并运用,往往能激发观众深层次的想象力。黑白的视觉语言与梦境的主题可以唤起潜意识中的情感共鸣,让观者在无形中探索内心深处的隐秘情感。简洁的画面和深刻的象征主义,让人与画直接产生联系,在黑与白的交错中感受到梦境中奇幻扭曲。这样的画面不仅仅是展现,更像是一种奇妙的情感之旅,希望让观者与作品之间建立起一种心灵共鸣。因此,梦境不只是空中楼阁,它可以是虚幻又真实的存在。虚幻在于触碰无形的感知,而真实在于你无尽的想象力。
联系方式:微信:kuaileshiyiqie0301 / qq邮箱:3074303724@qq.com
07
▽
以童趣搞怪的人物设计为主题,内容多以天马行空的想法表现画面,在色彩上打破配色规律,采用鲜艳、对比强烈的色彩组合,引起视觉冲击力。本品牌以独特为核心理念,通过招贴海报设计传达品牌的个性和态度,高饱和的色系设计给人一种有趣、活力的感觉,符合年轻人的审美观念,使其在市场中脱颖而出,将插画运用在产品设计中,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并与年轻群体建立情感。
08
随着云储存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用云盘存储信息,尤其是照片。在该项目中,我以“云盘泄漏隐私”为出发点,创建了一家照片交易所,名为EBank,通过线上回收,线下售卖大家删除的照片的方式赚取高额利益。该照片共有三个系列——关系破裂、个人隐私、逝世,当这些看似无用的照片流入交易所后,需要巨额花费才能将其赎回。在最终,我构建了一次线下交易场所,邀请观众沉浸式体验交易流程,目的是使观众可以意识到不止储存的照片,被删除的照片也存在隐私泄露的巨大风险,并希望大家辩证性地思考物质的价值性。
09
《海之泪》
▽
我的毕业展的主题为《海之泪 》选这种护照形式的目的是受到当前比较火热的热点,打卡盖章旅游这方面的一个启发,这种形式更加受当前年轻人的喜欢比如打卡地博物馆等等,对于核污染这件事大家似乎不是特别关心,我想通过这个作品来促使大家关心或关注,关于这个环境保护和核污染泄露这种关乎人类安全问题的一种,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警示和关注。
本作品材料采用到无色荧光,核污染的一个认知就是像这种隐形的辐射一样 隐形的光正好和辐射本身形成的危害相对应,采用特殊材料、特殊观察方法从某种程度上也映射了核辐射的危害。
采用手持紫光灯也是想随着自己的动作线条变亮,无论是有色墨还是无色墨,亮起来后都会让人觉得很新奇且有乐趣,因为之前没怎么见过 ,随着线条亮起,与海洋污染范围形成鲜明对比,更能呼吁人们重视海洋污染问题。像常见的无色墨在钞票、证券支票一类上都有呈现,更能体验此问题的严肃,我选用这种方式也是想表达这件事情的重要性。
10
▽
取自电脑鼠标右键文件的选项
在毕业设计中,我设计了一个特殊的联动结构。他的源文件可以用多种方式打开,这里列举了九种不同打开方式,文件从未发生改变。用win系统打开是常人无法理解的底层源代码,用ai等矢量软件打开是可以分辨的复杂的图案,而用到工艺制作出来是最还原构想的机关结构。这些都直接影响我们对设计的理解。类比到生活里,我们对事物的打开方式常常局限了我们对事物的理解。所以引出思考那些我们无法理解的人和事是不是还有其他的打开方式呢?同时该作品也是对材料实验的研究,在此方向上设计了8款速写本。
毕设汇总-混剪
11
▽
“津味”系列视觉形象设计聚焦茶包装,将“津”字与盘长纹同构,形成独特标志。“津”字不仅可以代表天津,同时“津”字作为渡口和文化象征的演变过程。从北宋时期的界河,到金、元时期的直沽河、大沽河,再到明末的“海河”之名,这些名称的变迁都与天津地区的水路交通和地理位置密切相关。盘长纹寓意着连绵不断、回环贯通,象征着信息的流通与连接。与“津”字结合,寓意天津 作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文化交汇点,连接着四方,汇聚着多元文化。结合盘长纹这一具有中 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吉祥纹样,展现了天津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地理位置。在茶包装上结合天津杨柳青年画以及天津地域元素展现天津文化魅力,呈现津味独特风采。
12
▽
13
▽
本次毕业设计是我对传统文化的敬意与对现代美学探索相结合的产物,注重了传统与现代的融合。通过《观灯》的创作,我期望能够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记忆与珍视,同时为现代设计注入更多的文化底蕴和创意灵感。愿这盏盏花灯,能够点亮人们心中的美好与希望,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14
▽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社交方式也同时发生着改变,传统人情社会逐渐式微,边界感在人际交往中被不断强调,亲密且独立成为青年人的社交理想状态。该设计着重探讨了现代生活方式的变迁、个体化趋势下青年人社交边界的形成、不同交往距离带给人的感受、社交边界的益处与弊端等内容。希望通过该设计使观者意识到社交中的亲疏远近,把控好边界感的“度”,一同构建相互尊重、开放包容、丰富多元的社会环境。
15
▽
《麻上甜蜜》糖类被人类提取出来就是为了让人感到短暂的快乐从而难以戒掉,以至于更多的人对它“上瘾”然而麻将作为一种精神成瘾性和糖类非常相似,让大脑沉浸上瘾,侵害我们的生活控制着我们,呼吁大家不要精神迷恋这些不好的东西。
- END -
本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和分享
如若图文资源侵犯您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将第一时间做出处理
本文来自新知号自媒体,不代表商业新知观点和立场。 若有侵权嫌疑,请联系商业新知平台管理员。 联系方式:system@shangyexinzhi.com